旅客们如果想坐大巴从老挝北部最大城镇——琅南塔向南到首都万象,就必须为长达18个小时的痛苦旅程做好准备,而且这还是在天气良好的前提下。
中国正在改变这一状况。新的高速铁路——中老铁路于2016年下半年动工,计划于2021年底完工。届时这条414公里长的铁路将从中老边境的磨丁一路蜿蜒南下,直到老泰边境的首都万象。新的列车之旅将缩短至仅仅3个小时。
这条投资60亿美元的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宏伟倡议的一部分,该倡议下的基础设施项目遍布世界各地,主要由中国通过直接投资和提供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为了贯彻“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互联互通的初衷,中老铁路将向南与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相连。
老挝政府希望这条客货运铁路能促进旅游和贸易,为其700万人民带来繁荣。但由于该国的多山地貌,中老铁路面临着重大的工程挑战:全线只有38%在地面修建,其余部分由170座桥梁和72条隧道组成。
与所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一样,中老铁路可能会给环境造成巨大影响,而且问题的早期征兆业已出现。2018年11月初,老挝中部万荣的当地人看到通常水晶般清澈透明的颂河出现了一股黑水。他们追根溯源,发现这股水来自铁路工地的钻探。
在中老铁路终点万象的郊区,坐落着一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湿地——塔銮湖
工程的资金由中老铁路公司提供,中老双方在该公司的出资比例为7:3。按照约定,老挝要在未来五年为其股份支付7.2亿美元,其中2.5亿出自国家预算,其余4.7亿则是从中国进出口银行借来的(利率2.3%)。
去年老挝国债的GDP占比从2017年的61%增加到65%,部分原因就在于从中国各大银行的借贷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这个数字十分关切,因为老挝的银矿和铜矿已经接近枯竭,而该国的计税基础很低。
尽管中老铁路对老挝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偿还其贷款对该国来说也是难事一桩。
在中老铁路开工仪式上,老挝公共工程与交通运输部部长本占
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简称IEEFA)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中国计划在海外建设更多的燃煤发电厂,其规模超过了德国现有燃煤发电装机。
中国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在去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接受采访时说:“不能要求一个比中国更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现在就开始减少煤炭消费,这是做不到的。”他表示,中国正在利用最清洁、超低排放的技术帮助其他国家满足煤电需求。
IEEFA报告指出,中方投资的燃煤电厂已经变得更加高效,在建电厂基本都不属于最高碳的类型。这种煤电建设与清洁化并行的趋势其实恰好反映了中国自身的能源发展轨迹。尽管提高燃煤效率能够带来一些环境和健康效益,但仍然有违全球去碳化的号召。
中国海外燃煤电厂发展势头强劲
中国并不是全球煤电发展的新生力量。2017年的一份研究发现,2001年到2016年,中国企业和银行先后参与了240个海外煤电项目的建设,总装机容量达到2.51亿千瓦。仅对公共财政的分析就显示,中国已经成为近年来海外煤电行业的最大支持者。
IEEFA的这份新的报告则是关于中国未来的发展规划。中方参与煤电项目建设的势头似乎并没有趋缓迹象;中方金融机构和企业已经承诺或提议为中国境外四分之一的在建煤电项目提供资金,而这些项目分别分布于23个国家,总装机容量约为10.2亿千瓦。
中方在某些项目中的资助承诺直接来自高层。比如2016年习近平主席对孟加拉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孟两国就共同签署协议,由中方出资援助建设4个煤电项目。在中国政策性银行低息贷款的支持下,不少中国国有能源公司也享受着高层产业政策的支持,大举进军海外。
辛达冯称:“铁路一旦建成,将造福老挝各族人民,便利交通、降低成本,刺激工农业、旅游、投资和贸易发展。”,面积20平方公里。这里于2017年底被划为经济特区,此后购物中心、写字楼、学校和住宅开始拔地而起,投资部分来自中国。
老挝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重大改善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但这条高速铁路给他们以及东南亚其他地方带来的长期变化又是什么呢?随着工程完成了20%以上,摄影师苏利耶・泉开始了从磨丁到万象的旅行,在32个新铁路站点中选了几处探访,也游览了其间大片的农村地区。